首页

呆呆女王吐奶

时间:2025-05-26 10:04:47 作者:从机械工具到数字伙伴 人工智能正进入next level 浏览量:70407

  中新网9月28日电(林卓玮 吴辛茹)“中国已经伸出手来,希望发展中国家能以多元的方式借鉴自己的现代化经验。”9月27日,英国著名学者、剑桥大学教授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在山东曲阜举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东西问·中外对话”论坛上通过视频发言分享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看法。该论坛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中国新闻社山东分社和“东西问”智库协办。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西式窠臼 带给发展中国家希望

  马丁·雅克教授首先介绍了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普遍轨迹,认为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某种程度上都相信世界上只存在一种现代化,那就是西方式的现代化。所有国家的发展都遵循一种“阶梯式”的过程,逐级上升,最终实现一种符合西方标准的现代化。

  然而,作为中国问题专家,他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式现代化异军突起却成就斐然,为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其他的可能。他表示,二战结束之后全球主要殖民地实现去殖民化和民族解放,许多国家开始寻求自身发展。从1978年开始,世界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瞩目的经济转型。中国已达到可比拟西方的发展水平,其中一些领域有待发力,一些领域旗鼓相当,甚至在许多领域已经开始赶上西方。“这是惊人的成就,但却不仅是中国的成就。因为它为占全球总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带去了无限希望。”

  多元式现代化促进和谐共存 推动世界变革

  在马丁·雅克看来,西方的现代化进程是刻意排斥、剥削殖民地的过程,而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中国式现代化则是鼓励发展中国家能以多元的方式借鉴现代化经验的过程。在中国开放包容的精神影响下,现代化不再是单一的“复制模仿”,而是多种现代化方式共存的和谐图景。每个国家、每个文明、每种文化都有机会以独特多样的方式来探索现代化。

资料图:马丁·雅克。

  “我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迎来重大变革的前夜。”马丁·雅克毫不掩饰自己对未来世界发展的憧憬与期待,称“以全球治理为例,世界已经被西方主导和统治了200多年。但这种情况现在正面临挑战。”他谈到,2023年8月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呼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这就是这种趋势的有力证明。据他观察,全球治理愈发民主,权力正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是世界大势。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内,这些可能性将会为国际金融体系带来重大改变。

  现代化需要承认尊重差异 重视文化文明

  在马丁·雅克看来,世界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国等国正在推动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现代化更加民主,可以以多种形式并存且在众多国家扎根并发展。他称这一愿景振奋人心。他进一步指出:“这种美好愿景的标志性特征是承认与尊重差异性,而西方一直以来的逻辑就是否认差异性,只推行一种行之有效的办事方法和行事体系。”

  与西方相反,中国一直推崇多元化思想,中华文化强调倾听、学习以及尊重不同文化和文明,强调不断发掘文明的重要性,重视文明对中国来说,是根本性的理念。他认为,中国首先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其次才是西方语境下的民族国家,这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巨大的可能。(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港澳各界举办丰富活动迎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北京举行记者会。杨合庆在会上介绍说,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重大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按照党中央部署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起草了能源法草案,由国务院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

山西朔州一酒坊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以往,自民党内派阀的存在使总裁选举结果相对容易预测,因为很多派阀会提前宣布所支持的对象,往往结果会在总裁选举还未正式开始时,就已基本确定谁最终当选了。

“五一假期”:贵州龙里河大桥引游人

这个龙年春节,对很多马面裙生产企业来说,是忙碌的。“过年这几天都没有休息。”浙江海宁明基布艺总经理张明强告诉记者,因为研究了新产品宋锦马面裙,从大年初四开始,客户便陆续到他的工厂里看样品。

江苏徐州海铁联运今年发运量已突破11000标箱

新京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10:40左右,首场“部长通道”开启,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先后走向“部长通道”,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浓妆”变“淡抹”,月饼市场刮起“简约风”

作为旅游大省,四川从不缺乏景观大道,国道317线、国道318线、国道227线理亚路、新川九路等都是自驾旅行者的钟爱路线。一直以来,各市州也在积极探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公路。

相关资讯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第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着眼于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定位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价值观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魂育人”包含了信仰、价值和精神的统一结构,在当前内涵着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的灵魂铸塑过程,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质核心内涵所规定的时代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我们揭示并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本质规定、育人规律、运行逻辑、实践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构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内外贯通、一体联动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多渠道协同育人作用。

热门资讯